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本文已影响8.84K人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第2张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作者|杨晓莉编辑|医管通

危急值(CriticalValue)是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危急值处理的及时性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早由Lundberg于1972年提出,已经被世界各地所采用,并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报告范围。危急值管理是JCI六大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之一,JCI建议规范临床检验危急值的流程,规定根据上报的危急值采取重要的安全措施。将危急值报告及时传达给临床医生,使其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判断,给予适当的医疗处置,是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构一个周全、及时的危急值通报机制,将信息系统整合应用,使其成为医护人员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医院通过JCI评审的重点项目。我院除了建立日常的质量监测与报告时效相关指标的监测外,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整合应用,将危急值报告由多重管道迅速传达给相关的医疗照护人员,拟构建符合JCI标准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危急值通报涉及医院所有的I临床科室,包括内科、外科、神经外科、老年科、重症监护室等30个临床科室,开放床位数1050张,日住院患者1080例,平均住院日约9.32d。护士人数656人,床护比1:0.63。每日检查项目约2500项,包括临床检验及心电图、放射线、B超等检查。

1.2方法

1.2.1原因分析采用鱼骨图分析原有“危急值电话通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危急值管理不良的主要环节为医生、护士、辅助部门、危急值不全面和质量监控方面(见图1)。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第3张

图1危急值电话通报不畅原因分析鱼骨图

1.2.2改进措施

修订危急项目及危急值范围2010年始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色、患者的人群特点、标本量等实际情况,征求专家意见后,制定符合实验室和临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包括各类临床检验危急值项目,如pH值、血钾、肌酐、尿素氮、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心肌损伤标志物、药物浓度及特别异常等检验结果。2012年,医院在原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不仅针对临床检验,而且对心电图、放射科、B超等辅助科室明确了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如B超发现胸腔出血(外伤)、急性腹腔出血(外伤、肿瘤破裂)、睾丸扭转,放射科发现张力性气胸、胃肠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手术后体内残留异物,心超室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填塞等。

构建危急值通报和应答信息系统2012年启用信息通报和应答系统,制定危急值通报标准操作程序。

①一旦出现危急值,检验者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确认结果属于危急值后,通过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站接口实时对“危急值”给予出现检验信息提示框,并闪屏提示。

②护士看到信息提示,立即通知医生,并以工号和密码进入危急值处理系统,登记已经通知医生处理的信息,包括医生姓名及日期和时间。如无人处理,该对话框会在3min后再弹出登记界面,一直反复,直到有医生处理的信息,否则不能进入下一步的操作流程。

③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医生接到危急通报并给予患者适当处置后,于危急值管理系统应答处置情形,如:已安排进一步诊治、已给予适当处置、如预期需继续观察或患者病情系属慢性变化等,使通报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能够获知危急值情形已被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

④检验科室在得到临床护士的回复和医生的应答以后,才可以退出该危急值的通报界面。系统自动保存执行者相关记录,并可通过HIS自动追踪后续的相应诊疗和护理过程。对于非常紧急的检验结果,如血液中pH值过低、血钾异常、低血糖值等,检验科室需辅助人工电话通报的方式与临床护士联系并详细记录。除检验科外,其他各辅助检查单位,包括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也需按照上述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流程执行。

加强人员培训和质控督查编制危急值处理手册及标准操作流程手册,全院相关人员人手一册,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考核人人合格。结合信息科将检验计算机成组技术简化工作人员操作步骤,制成多媒体教材,供全院新进人员上岗前训练使用;并能够在医生和护士工作站查询,以增加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管理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医院质量管理中心每个月统计各临床科室的应答率,监测通报的平均应答时间,此外,从危急值总量中随机抽样,抽查日期为每季度第3个月的第1个周一,检查当天24h所有的危急值记录,核查该危急值通报记录的正确性。

1.2.2评价方法将2011年(实施前)电话通报危急值和2012年(实施后)实施通报和应答管理后所有的危急值资料,进行整合性分析和比较。危急值应答率=应答数/危急值数×100%,危急值记录率一合格数/检查数×100%。资料从HIS获得。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8.0软件行Y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a一0.05。

2结果

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应答率、危急值记录正确率和应答时间比较,见表1。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第4张

3讨论

医院通过流程改进,管理实施过程,改善交流的有效性,杜绝因交流不畅造成的不良事件,为患者建构一个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信息传递网络。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系统的体现,医疗团队每个成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检验师、放射师等各类医事人员在患者的就医过程中,都能通过相互分享信息和协助,使每一名相关的临床人员能更及时地获得患者的异常结果,进而迅速给予诊治与后续追踪,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与预后,并提升本院的医疗质量。JCI的医院管理理念是关注患者安全和质量,通过不断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使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服务品质得以持续改进。质量控制部门对整个流程的监控和应变措施梳理清楚,将督查资料回馈给执行者,不但能促成临床及时改进不恰当行为,更是必要的鼓励。危急值通报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通报,更为了确保医生能及时给予患者相应处置。因此,危急值通报更加关注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并通过信息系统设置障碍,强制和监督医生采取治疗措施。经过比较发现,2012年实施危急值通报和应答信息系统后,医生的平均应答时间显著减少(P<0.01),可能与经过培训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比较关注,对危急值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有关。同时,与医院对应答时间的督查促进有关,也与医院管理层加强有关危急值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有关。因此,只有提升全员参与意识,才能真正保证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

为了使危急值报告内部传导渠道保持通畅,JCI建议接受者在检验结果时执行“记录、复读、确认”程序,保证传达重要的危急值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减少患者不安全的风险。2012年的危急值应答及记录合格率均有所提高,说明经过信息系统的公布和继续教育的实施,临床各科室对危急值的管理更加规范和重视。危急值记录的合格率没有达到100%,可能是一些临床接报人员记录的遗漏,以及临床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是护士通知医生后却没有记录医生的信息有关。所以,在每年的危急值的项目调整中要提出讨论和改进。由医务处组织辅助检查科室每年定期与各临床科室,讨论危急值设定及生物参考区间的修改,由双向讨论确立临床医生与检查单元的共识,确保危急值的信息对实验室人员和主管患者的医护人员两者都是有意义的,且简单易行,而且彼此都愿意接受这项工作。危急值的报告要恰到好处,既不延误抢救,也不要报告的信息太多,以免忽略重要的信息,目的是让真正的危急值危急起来,并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危急值。

综上所述,依据JCI标准,对危急值通报和应答加强管理,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来源:《护理学杂志》

微课推荐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第5张

筑医台系列微课,内容覆盖医院建设各个领域,每期讲师来自全国医院院长、后勤/基建副院长、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建筑设计大师等。本期邀请刘建平/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分享《医用气体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微课后,还有提问互动环节,快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参与吧~

JCI标准下危急值的通报与应答管理 第6张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