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故事典故

本文已影响3.74K人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指桑骂槐”的愿意是人指着的是桑树,而嘴里吐出来的却是骂着槐树的字语。在后来才逐渐地发展为一种高级的骂人艺术,下面来看看指桑骂槐故事典故。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1

“ 指桑骂槐 ”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是指用警告、诱迫等暗示手段达到统领部下和树立威信的一种谋略。这一计既可对外,也可对内。

“ 指桑骂槐 ” 为历史故事,故事的梗概为:

鄣国不战而降

齐桓公是春秋初期齐国的君主,他率领齐国军队南征北战,灭掉多个诸侯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任用管仲为上卿,大力推行管仲的改革策略,积极发展经济,使得齐国越来越强盛。 有一年,齐桓公想要攻打鄣国。

管仲说:“ 鄣国是小国,它与纪国相邻,是纪国的附庸国。纪国早在齐襄公的时候就已经被攻破,大王如今可以派武将王子成父率领大军巡视纪国,并显示出您打算攻打鄣国的样子,鄣国一定会因为畏惧而投降齐国的。”齐桓公听后,同意了管仲的建议。

于是,派大将王子成父带领三百乘战车来到纪国。在纪城外,王子成父大声说:“ 如今我们齐国国力强盛,齐桓公说的话周天子都会遵从。但是有些小国处在齐国的眼皮底下,竟敢目无齐国,这些小国如果再不醒悟,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

鄣国国君听说了王子成父的这番话后,知道他说的“ 小国 ”就是指鄣国,于是急忙召集大臣商讨对策。鄣国的大臣们一听齐国要攻打鄣国,都紧张万分。有个大臣说:“ 我们鄣国只是小国,没法与齐国抗争,不如投降算了。否则,鄣国如果被攻灭,鄣国百姓就要遭殃了。”其他大臣听后都表示赞同。没有办法,鄣国国君只好同意投降。

就这样,根据管仲的计策,齐国不用一兵一卒,就占领了鄣国。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2

指桑骂槐

【出处】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

【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用法】作主语、谓语、状语;用于说话与作文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

【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指名道姓

【同韵词】文武全才、王佐之才、枯瘦如柴、接踵而来、庶民子来、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露往霜来、一清二白、一表人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年代】古代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 第2张

【谜语】指着桑树骂槐树

【歇后语】和尚面前骂秃驴

【成语故事】贾政寿辰那天,夏太监前来宣贾政入朝觐见,得知元春被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贾府上下欢天喜地,只有宝玉置若罔闻,他惦记黛玉回来,贾琏接完黛玉回来后见凤姐,凤姐倾诉家不好当,人们都在指桑骂槐地抱怨她

【成语举例】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

【成语例句】

◎ 然而,渐渐地,对方竟要得寸进尺了,厕所不许我们用,使她的水要另花钱,稍微用多了一点便指桑骂槐地申斥着她的孩子。

◎ 黄毓娟在外面骂骂咧咧,指桑骂槐,过升早就习惯了,故意让她发急,让她去浪费唾液,她的话越多,过升越准备在卫生间里耗下去。

◎ 可夫人还是不放心,今天插口袋,明天翻抽屉,隔三间五把丈夫敲打一顿,指桑骂槐,旁敲侧击,跟踪盯梢,安排眼线,把司机弄得无所适从。

◎ 例如,被告人吴××(女,三十一岁)丢了两只鸡,怀疑是同生产队女社员周××所偷,遂在周宅附近指桑骂槐,中伤周××。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3

“指桑骂槐”的愿意是人指着的是桑树,而嘴里吐出来的却是骂着槐树的字语。在后来才逐渐地发展为一种高级的骂人艺术,意为A通过对C的指责,来达到教训旁边的B的目的。而这一计在《三十六计》没有记载具体来历,原文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大凌小者”指代的是强大的一方想要控制相对弱小的一方,“警以诱之”很好理解,意思是要通过警告的方法对弱小的`势力进行诱导,“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则是出自《易经·师》卦中通常是比喻如果用这种办法来治理天下,百姓就会温顺服从。全句翻译过来就是在斗争中强大的一方,要善于利用警告和恐吓的方式方法来诱导弱小的一方。

威严和气势是考究一方势力是否强大的最基本的准则和指标,拥有适当的威严和强盛的气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才能得到更加广泛的信任和拥护。而一般具有以上两种前提条件的强者如果发起了某种号召,才会有一呼百应的效果。

指桑骂槐故事典故 第3张

“指桑骂槐”在古代人也有一个与其非常类似的计谋。古代的人们会通过敲击山梁的方式来显示我方的威风和气势,然后起到震慑山里的老虎的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敲山震虎”。“

敲山”是心理战上的一种策略,敲击山梁只是一种恐吓老虎的表面的手段。而真正的意图是让老虎察觉到我方实力的强大,如果正面交锋硬碰硬的话老虎就会损失惨重,对老虎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屈服和顺从。

而“指桑骂槐”和“敲山震虎”并不是只有强者会用,其实弱者也会用到,但是要重点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一计的妙处,就在于可以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正面冲突,同时也把双方的损失程度降到最小。

因为在生活里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身份,或是站在食物链顶端,也可能是地位低微弱小。

而往往有着举足轻重之地位的人都碍于受到礼节的约束和自身良好的教养,如果想警告B但是又碍于身份不方便直接开口,这时候就会选择训斥C。

通过对C的训斥让B感觉就像在骂自己一样,但是又没有提及B的名字,所以碍于没有证据和把柄的B也只能咬着牙忍着,这也是“指桑骂槐”这一计高明之处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