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

本文已影响1.13W人 

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的乱象屡禁不止,杀熟,本质上是通过透支企业公信力、试探法律红线的方式牟利。企业要想长久生存、持续发展,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消费者。

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1

近年来,各地屡有披露,有的楼盘违规收集人脸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客户类型进行甄别后“精准营销”。多家互联网企业也曾被曝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

北京市消协2019年发布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相当普遍,且有超五成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广大消费者苦“大数据杀熟”久矣。

8月1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三次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对“大数据杀熟”等作出有针对性规范。最高立法机关对法律的制定完善,既是对民众呼声的回应,也是司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的体现。

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享受到了大数据赋能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不法商家对大数据的违规滥用,又让大数据运用成了一把“双刃剑”,算法成算计、刷脸成丢脸,消费者很受伤。

一段时间内,有的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垄断和算法不透明等带来的违法行为发现难、举证难、认定难等问题,大钻法律和政策空子,甚至一度以为违法勾当穿上大数据“马甲”后,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光鲜亮丽的商业科技。然而,有道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此次提请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无疑将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防止大数据赋能变“负能”,行业自律也必不可少,必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建好大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此外,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加强数字平台和企业的相互监督与协同自律,建立健全大数据使用及安全规范,才能把牢数据安全的大门。

当下,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超万亿元、5G终端连接数占全球80%以上……数字中国的前进趋势不可阻挡,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只有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引导企业向着更好满足人民需要的方向发展。

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2

禁止大数据杀熟,倒逼企业规范经营,有助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有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有助于打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的乱象屡禁不止,甚至有些知名商家,也会偷偷摸摸进行“杀熟”现象。比如同样的商品,新用户的价格比老用户的便宜,非会员的价格比会员的便宜,让消费者烦心不已。

“大数据杀熟”不是“个性化推荐”。杀熟,是现代版的“看人下菜”。古时候,有些店家通过顾客的穿着打扮,对那些“人傻钱多”的“冤大头”狠狠地宰。现在,有了大数据,商户可以精确掌握顾客的'信息,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推荐。技术无善恶,但技术不能用于作恶,个性化的推销无可厚非,但部分平台利用用户数据,对老用户、经济水平较高的用户展示高价,以此牟取不当利润,这种行为性质相当恶劣。

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2张

常言道,千金难买回头客。回头客,也就是用户黏性,是企业口碑的基础。既然回头客如此重要,为何还会被企业“杀熟”?这是企业的逐利心理所致。为了扩大市场、拉拢生客,商品优惠需要向生客倾斜,而熟客已产生品牌信赖,即使没有优惠也能留住客源,这就是企业“杀熟”的动机。

商家从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会减免熟客的优惠。部分商家不仅是减免优惠,甚至会从熟客身上“薅羊毛”——按照不同熟客的经济能力,对相同的商品进行溢价。同样的鸡蛋,生客看到的是9.9元,使用某款手机的熟客看到的是19.9元,使用另一款手机的熟客看到的是24.5元。此前,因缺乏法律规范,此类杀熟行为可谓是零成本、低风险、高收益,利欲熏心下,少有企业能拒绝。

然而,“杀熟”是一种何其短视的行为?部分企业眼中只有“杀熟”带来的暴利,却无视了其背后的风险。杀熟行为一旦曝光,首当其冲遭受重创的便是企业的品牌和口碑,到那时,生客望而却步,熟客抽身离去,再大的企业也只剩颓败的结局。

禁止“大数据杀熟”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3张

今后,“大数据杀熟”不仅需要承担客源流失的风险,更需承担法律责任。我国多部法律针对价格歧视、消费者维权等问题都有相关论述,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明确禁止“大数据杀熟”,更是为消费者维权打了一针强心剂,待法案正式出台,“大数据杀熟”将彻底沦为阴沟里的老鼠。

杀熟,本质上是通过透支企业公信力、试探法律红线的方式牟利。企业要想长久生存、持续发展,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消费者。“大数据杀熟”等不当手段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大量利益,但企业若老想着靠歪门邪道赚钱,只能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