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

本文已影响1.06W人 

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现今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通过太极拳来锻炼身体,而多做太极拳的人,他们的身体和消化系统非常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

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1

1、对心血管系统的疗效

病人精神疲倦,心悸气短,面色不华,甚至心胸憋闷或作痛,脉细弱。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使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

临床上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后恢复期,I、II两期原发性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肺原性心脏病I、II度心功能不全者。上述病人可练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可以视病情和体质进行选练单式。

其运动量应以运动中心率小于亚极量为宜。正常人打一套简化太极拳一般心率提高10—20次/分。若要加大运动量,可以重复打拳。练拳最好在早上,选择空气新鲜,较为温暖、干燥的地方。

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

2、对神经系统的疗效

病人头痛眩目,烦躁易怒,多梦,健忘神疲。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调畅气机、协条阴阳、宁神定志、潜阳降逆。

因此可用于轻、中度神经衰弱症,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每日坚持练拳一小时左右,体质弱者适当减量。运动中要特别注意放松和入静。

3、对消化系统的疗效

病人食欲不振,倦怠消瘦,胃脘胀痛,嗳气呑酸,便溏或便泌。打太极拳可使脾气健运,肝气顺达,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一般可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迁延性、老年性便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无并发症者。

锻炼时可配合内养功进行治疗。运动中要注意腰的转换,以加强对内脏的按摩。

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2

24式太极拳对消化系统有治疗作用

中医原理是太极拳的养生依据,修炼太极拳能疏通经络,打通气血,帮助肠道消化,防治疾病。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主流泄,三者的功能影响着正常的气机升降出入和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太极拳通过中正安舒、起落展转的动作和开合鼓荡的内气配合。

使胸、隔、腹、背、腰等处肌肉有规律、有节奏的收缩舒张,这种导引方法不但使内脏得到了"自我按摩",同时也导引了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调节了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肝之疏泄,消化系统有防病治疗的作用。

脾在消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太极拳可加强脾与肠道之间的工作,可以及时排出体内毒素。

同时脾主肌肉,消化吸收正常了,肌肉骨骼的营养得到了补给,加之运动导引又可使肌肉及骨关节得到锻炼,从而使运动系统的疾痛得以康复。

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疗效 第2张

修炼24式太极拳的五大动作要领

1、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放松不等于松懈,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关节做到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太极要求上体正直、安舒,不要前俯后仰或左右偏钭,两臂该圆的就要圆满,腿该屈的就必须屈到所要求的程度。

2、虚实分清、重心稳定

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姿势动作要领后、就要进一步请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问题,一个姿势到一个姿势牵扯到姿势的连接、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贯穿着步法的穿换和重心的转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即要分明,又要连贯不断。

太极拳是一个矛盾的载体,也是一种对称关系,练习太极拳要分清虚实,每个动作都要包含虚实转化原理。

3、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上下相随,就是下肢和上肢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不要下肢的动作完成了,上肢的动作还没有完成,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知道要以腰部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完成动作,但做起来往往不能密切配合。

所以先通过单式练习,以求四肢的协调,然后再通过全部动作的连贯练习,逐渐达到全身的协调和完整,从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均衡的锻练和发展。

4、呼吸自然

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不要因为运动而引起呼吸急促,初学时该呼就呼,该吸就吸,呼吸和动作不要相互约束,待动作熟练之后,再根据个人锻练体会和程度,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与动作自然配合。

6、瘦臀动作心得

练拳时要求垂臀或敛臀,这是为避免臀的突出破坏身体的自然形态,在松腰正脊的要求下,臀部要有意识的收敛,以维持躯干的正直。

太极拳动作均要求有开胯和合胯的变化,经常锻炼,有利消除下腹部的脂肪,增加下腹部及腹股沟附近的肌肉力量。促进肠胃蠕动,消耗脂肪,排除糟粕,除去赘肉,增加肌力,起到减肥之效,实为老年人减肥好的有氧运动!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