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

本文已影响1.25W人 

关于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拳术,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下面给大家介绍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

关于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1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1、能保护肠胃

我们的生命活动是离不开饮食支撑的,但是我们的饮食又离不开消化吸收,因为只有消化和吸收我们的身体才能从食物当中吸取养分。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是需要进行腹式呼吸的,推动膈肌的升降运动,通过胸腹的运化带动我们的肠胃进行积极的蠕动,这样也能有效的促进唾液的分泌,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当一个人的消化吸收状况达到最好的状态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身体也就是很健康的了。

关于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

2、能疏通心脑血管

练习太极拳是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的,也能疏通血管,如今我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饮食和精神都会失衡,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3、延缓衰老

我们身体的运动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骨骼肌产生收缩从而带动骨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直立于世,行走在天地间,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但是由于这是负力完成的,所以运动受伤的几率又是很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增生的情况就会出现。打太极拳就能完全避免这个情况,太极拳能预防中风和各种骨类疾病,让我们保持挺拔的身姿和轻盈稳健的肢体动作。

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拳术,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对于一下慢性病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练习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太极拳讲究的是松、静、柔、深,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身体和精神都达到完全的放松。

练拳时动作轻柔圆活,不用紧张用力。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压下降,增强血管弹性,加强心肌的营养,有利于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

静是安静、沉静,全神贯注,摒除杂念,这对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独特的作用,对治疗神经衰弱有很好的效果柔是动作柔和、连贯、不急不躁、上下相随、内外结合,眼随手转、步随身换,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机配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增强人体各方面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太极拳采用的呼吸方式也跟其他的运动项目不同,太极拳采用是腹式呼吸的方式,这种非呼吸方法能够将气沉丹田,从而增加肺活量。

太极拳又是以腰为轴,腰部活动能促使腹腔血液循环,增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对肝脏也有按摩作用,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消除肝脏瘀血,改善肝功能,对有消化系统疾患和肝炎患者有很好的作用。总之太极拳是一种温和的全身运动,对身体各方面都有好处,并适合年老、体弱和病情较轻的冠心病,肺结核、肝炎乃至癌症患者练习,强烈均可,老幼皆宜。

适合练习太极拳的环境

练拳最好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地面平坦、环境幽静的室外或室内进行。在阳光下运动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可借树荫等透入光线的地方练习为宜。

空气越新鲜越好。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利健康的。

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环境幽静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定。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最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如果没有幽静处所,就“闹中取静”进行锻炼,时间长了也可以适应。另外,集体练习,也可配音乐,能使动作整齐,节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学。

有人说雾天练习太极拳对健康不理。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迁冷而凝结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间,形成了雾。如果在空气新鲜而有雾的地区练拳,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

在烟尘和废气较多的'地方。本来就不宜练拳。废气多的地区有雾时空气更坏,因为雾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和稀释,所以雾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

关于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2

一般地说,它对凡属五脏六腑的各种慢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心脏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肠胃或子宫等内脏下垂、肠粘连、慢性肾炎、糖尿病、肺结核、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脂肪肝、气管炎、哮喘、神经衰弱、遗 精盗汗、肥胖症、关节炎以及各种神经痛等慢性疾病或症状,都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于一些单纯使用中西药品久治不愈的痛疾,当人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和坚持太极拳的锻炼时,结果不少人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身体一天天地健康起来,疾病却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我们也见过练太极拳使癌细胞消失的记录。但必须说明,不论太极拳、气功或其他体育医疗,一般都属于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不药疗法”;综观治愈疾病或疾病恶化的因素,那无疑是多方面的。我们既不可抹煞太极拳或气功的良好疗效,但也不宜信口开河地把一切疗效都归功于它。太极拳作为体育疗法是行之有效的,不过,务须施行得法,并能与日常生活卫生以及其他必需的医疗配合一致。任何溢美之词反而会使人们难于深信的。所以,还是应该提倡实事求是。

关于练好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慢性病 第2张

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和态度,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还说过:“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这是我对于病的态度。”结合以太极拳作为体育疗法来讲,不难认识到,这些话确实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乐观,要克服病态心理,尤应提高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既不可整天价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绪,到处奔走,盲目求治,也不要消极悲观,坐以待毙。医家常说:“良好的情绪,能使病痛立时痊愈一半。”这话虽是指患者的心理作用而说的,但因病而紧张或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客观上确是不利于病的,甚至会使病情恶化。其次是不要片面地去追求速效。为了积累些科学数据,在病员们学了一两个月太极拳或气功后,辅导者作些疗效的记录倒很有必要;但即使有“惊人”的疗效,也不过是近效罢了。若就此大肆宜传招徕,那就未免“为时过早”了。因为一些近效往往是不巩固的。所以,我们宁可把调子放得低些,而使坚持锻炼下去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些,扎实些,这样效果必定会更好一些。

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在锻炼方法上也要有所区别,而不应该“一刀切”。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因此,在医生指导下,由病员自己去认真求索和悉心体认对症的锻炼方法往往更好。因为即使所患系同一病种,各人的具体情况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有两个神经衰弱的人,一个睡前练拳效果很好,使失眠的症状日渐消失;而另一个睡前练拳不但治不了失眠,反而使失眠的情况更趋严重。按一般情况分析,此当是后者没有掌握好松静的要求,本欲求得大脑皮层的宁静和抑制,但结果反而引起兴奋。要改善这种情况,除了注意练拳的身心内外的松静要求之外,同时也可把练拳时间从睡前调整到黄昏、上午或早晨。但究竟怎样为好,还得通过本人的亲身实践。

为了增加疗效,最好在练太极拳前练练气功站桩或导引功法。这原来都属于武术的基础功夫,它对练任何门派拳术的运动员,都有所要求。拳谚说“未练拳,先站桩”,又说“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太极拳也不例外。在早期的太极拳专著中是记有这种要求的,只是如今往往因求速成而取消了这些要求。其实任何拳术套路,不论在技击或医疗保健方面,都是各有长短的。打个比方说,练太极拳对于辅助医治肥胖症是有一定功效的;但对一般减肥,特别是对缩小脂肪积聚过多的“大肚子”, 就远不如弯腰运动和仰卧起坐来得有效。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太极拳根本就没有腰腹折迭的弯腰动作。太极拳谚说“低头哈腰,拳艺不高”,拳诀说“脑后一掌要真魂”,所以,太极拳压根儿就不准有弯腰运动式,而且特别强调做到“腰如轴立”的。这样它在消除“大肚子”方面就远不如简单的弯腰和仰卧起坐了。所以我们不妨在清晨起床前先练练仰卧起坐,以及在练太极拳前加练几遍弯腰动作。此外,在练拳之后,趁着两手心的温度较高,最好紧接着搓手加温,然后先做些浴面、摩头、拍身、揉胁等保健性按摩,随后也可针对自己的疾病进行自我医疗按摩,这样做不仅对于慢性病,而且对某些急性病也有良效。如:感冒初起时,点按和搓摩风池穴;感冒、鼻炎用双手拇、食指同时一前一后点按迎香和风池穴;眼疾或头痛揉太阳穴;咽痛掐少商和鱼际穴。只要不是开放性的创伤,一般痛症都可做轻重程度不同的自我按摩。至于对心区、肝区、肠胃和肾腰的保健按摩,那更是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所以,练太极拳的慢性病患者最好也能学习一下自我按摩。

以上所说的气功站桩、导引(包括基本功、体操等)和自我按摩疗法,病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宿疾,结合和围绕练太极拳进行综合治疗。只要运用能得其宜,其效果肯定要比只练太极拳好得多。这些“动静相济、内外并练”的锻炼原则,以及“集众术为我健康所用”的主张是相吻合的,当然也是合乎医理的。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各种锻炼方法的应用要协调一致,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要与自己的体质和病情相适应,不论锻炼过度或不足,其效果都是不理想的。因为体育疗法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体上就相当于药物疗法的药物剂量。

慢性病患者格外可贵的,是能够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以及风雨无阻地进行经年不辍的锻炼。在严寒、酷热的季节或潮湿的雨季,只要能在这类恶劣气候条件下坚持比较艰苦而又适度的锻炼,就不但能磨练一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对身体也有着微妙的、有益的影响。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对于不同季节的养生、医疗效果及其方法,就有许多精辟的沦述。如《 黄帝内经 素问》 说“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又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指出养生保健必须适应天时和季节变化的总则。再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一伤寒病源说,指的是跨季节的“过时而病”。与此相反,如冬能养精,那开春后的各种毛病就少了。至少“伏病冬治”“冬病伏治”,则是指慢性病缓解季节的治疗和调理,也就是越过急性发作期的“跨季而治”。这些医理,对于采用太极拳作为体育疗法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凡能坚持“冬练三九”,方法恰当,那就像“冬季进补”一样;若能顺利地做到“冬练三九”,并在三九天没有得病或发病,那么到一r 春、夏,各种病痛就少了。与此相仿,凡能坚持“夏练三伏”的也是如此,惟季节不同而已。凡冬天易发的病,如支气管炎、关节炎等,在伏天未发作期间,就可有针对性地来练。如: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除了练整套太极拳以外,还可选择“野马分鬃”等含有扩胸内容的拳式,反复进行单练,渐渐做到每回单练几十遍。对症治疗慢性关节炎,那也须在缓解的伏天多做关节活动,每次练到温热而润活。这样练到秋冬,关节炎复发的可能性就要小些;经过一年或数年的认真锻炼,就完全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不药而愈的。

大凡坚持终年不间断地练太极拳的人,都有这种深刻的体会:在南方,雨季锻炼,淋雨的日子较多,但感冒、风湿痛一类疾病反而少了。在南方炎热的三伏天里,中暑是常见病,但坚持练太极拳的人中暑较少。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较长,有关的流行病也多。但奇怪的是:三九练练,病就少了;三九缩缩,病就多了。以上说明,太极拳的防病、治病效果都是比较好的。但它的治疗特点是“积功而治”,或简称为“慢治”。它与太极拳的“慢中求功”,以及患者形成慢性病的漫长过程一样,都冠以一个“慢”字。因此,采用太极拳辅助医治慢性病时,就不可心急,也不要急求速效,而应该执著地去追求长远的、牢固的效益。每天练拳所费的工夫,只要坚持不辍,那是不会白白浪费的。练与不练终究是大不相同的。

“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谓“久之为功”,无论对于提高拳艺水平或医疗保健的功效来说,这个道理是一以贯之的。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应当相信:只要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善于与病魔作斗争,那就一定会有“功成病除”、摘去“病号”帽子的一天的。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