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四大作用:活血镇痛

本文已影响1.65W人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治疗疾病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对于在中国长大的人来说,针灸疗法并不稀奇。然而很多外国人由于对针灸原理的一知半解,经常产生误会。那么针灸疗法有哪些原理呢?在治疗疾病方面又有哪些作用呢?快来看看吧!

针灸疗法四大作用:活血镇痛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二者都是通过穴位、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治病原则与内服药物一样,虚证用补,实证用泻。

针灸具有的治疗作用包括:

(1)调整作用

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病证的属性来调节机体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如针刺有促进肠运动功能正常的作用,即肠运动功能减低者,促使其增强运动;而运动功能亢进者,则促使其缓解。

(2)增强免疫作用

针刺疗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针刺疗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而针灸对增强免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能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动增强,对机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增加均有明显作用,临床上用于抗感染、抗过敏、抗癌等。

(3)活血、镇痛作用

针灸治病是通过对穴位选行针刺和艾灸,“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从而能活血化瘀、生新止痛。

(4)修复组织作用

针灸具有修复组织的作用己被大量临床所证实,如:针刺面部的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针刺颈臂部穴位治疗臂丛神经麻痹,针刺上肢穴位治疗正中神经麻痹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古代针灸用具是几针?

鑱针

鑱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灵枢·九针论》:“鑱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该针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圆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鍉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鍉针长约3~4寸,以粗钢丝制成,也可采用骨质或硬木制成。针头钝圆,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柄部或用铝丝缠绕,在推压时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动,以增强感觉。

锋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稜针”。针体圆,针尖呈三稜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铍针

铍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钅非)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圆利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毫针

毫针(filiformneedle),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导电、传热性能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一般临床比较少用。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因容易锈蚀,弹性、韧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针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长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大针

针尖形如杖,略圆,似锋针,长4寸。大针主治关节内有水气停留的疾患,用以泻水。这种针也可用以通利九窍,祛除三百六十五节的邪气。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