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

本文已影响4.26K人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1

心得体会1

日出东方,霞光万丈。2021年11月11日,注定是会载入史册的一天。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奠定心中有民的新阶段“时代基调”。时间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我们党始终不变的深厚情怀。“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纵使日月更迭,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革命时期,李大钊、方志敏、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等先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脱贫攻坚一线,张桂梅、毛相林、黄文秀、张小娟等用自己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这份初心和情怀在岁月的摩挲中愈加透亮,厚植起“人民至上”的生命底色。党员、干部应始终心怀人民,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初心融入血脉,把双脚放到泥土里,到百姓身边常问群众“心中事”“实际难”,用实际行动把人民摆在第一位。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追求,谱就砥砺前行的新时代“奋斗旋律”。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百年辉煌的密码。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险阻,但我们党没有被磨难压倒,而是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党史上,有“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命精神,有“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毅前行......正是因为坚持艰苦奋斗,让我们党始终风华正茂,让我们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青年党员当赓【续】党员前辈和革命先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品质,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战鼓催征中开拓进取,在时代潮流中奋勇搏击,保持奋斗之姿、聚起奋斗之力,创造新辉煌,实现新跨越。

以“创新强则国家强”的不懈探索,唱响强国有我的新征程“青春之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作为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的前列。从年轻的“月宫一号”团队创造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纪录,到平均年龄33岁的“墨子号”英雄青年团队让我国站在国际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已经逐渐成为强国、强军等各个科研创新领域的先锋队伍。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广大青年党员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因时而学、因时而动,敢担善为、顺时而动。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思路、开辟新境界,发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在神州大地。

百年前,一群年轻人从一艘红船扬帆起航,敢教日月换新天,让山河焕新颜。百年后的今天,青少年们在天安门广场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铿锵有力的8字誓词是中国青年对党的庄严承诺。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

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让我们一同,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途中唱响昂扬向上的“青春之歌”!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2

从1921到2021,一百载的韶华岁月与奋斗征程,在这建党百年的日子里犹如巨幅画卷般在中华大地恢弘地铺展开来,画中有不畏强敌、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有焦裕禄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有不顾安危、坚守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的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他们看似只是这幅画卷中的“沧海一粟”,却始终坚持做好四个“一”,将这些“渺小”的点滴色彩镌刻成了华夏图卷上的笔笔浓墨重彩。

坚定一个信念,守住一份初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念犹如大树之根,滋养着枝干岁岁抽新芽;

犹如海河之源,供给着千万河流生生不竭;

犹如苍茫海面的灯塔,指引着船只前行的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理想信念坚定,矢志拼搏奋斗。建立自由民主新中国的信念在心中,共产党人方能历尽千难万险,却毫无惧色;

改革开放谋发展的信念在心中,共产党人方能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念在心中,共产党人方能勇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敢向“顽瘴痼疾开刀”。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心有所仰,永不迷茫。未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信念一直在心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永远在路上。

践行一个宗旨,服务一方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住江山必须时刻践行一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为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韶华”的崇高情怀。成为合格的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矛盾重重,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祸”。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以铁铮铮的事实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练就一身本领,强大政党实力。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到做好“新时代的答卷”,每一次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每一次中国共产党人都以卓越的智慧和拼搏的胆识“一举夺魁”。这一次次的成功绝非偶然,正是凭着从枪林弹雨、艰难困苦的重重考验中练就的真本领夺得的,实至名归!我们党之所以能永葆生机活力,就是源于不断地反思学习,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磨炼了一双“宽肩膀”。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才能在风雨袭来时站得更稳,在鱼龙混杂中看得更透,在重荷之下绝不退缩,把基层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守住一条底线,保持一身正气。做中国公民,法律“红线”不可越,而做党员干部,为公“底线”则必须守,就是要廉洁奉公,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守纪律、讲规矩,必须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必须时刻坚守“三严三实”,拧紧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年轻党员干部心中一定要时刻立起“警示牌”,不被错误言论左右,不被诱人利益吸引,学会抵制“糖衣炮弹”的袭击,面对不符合原则的事情要敢于拒绝,涵养正气、增长骨气、积蓄底气,成为新时代有勇有谋有志有为的党员干部。

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辉煌成就。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一个信念、践行一个宗旨、练就一身本领、守住一条底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让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在华夏儿女的奋斗中薪火相传、永续绵延。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 第2张

心得体会3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党走过百年风雨,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191.4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其关键一招在于始终延续广纳人才、尊重人才、团结人才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对照现实从党史中汲取经验,结合实际工作深度推进人才工作,为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

海纳百川,善迎八方贤士。“国势强弱,系乎人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人才问题从建党之初就是事业发展关键一环。“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诗人何其芳笔下知识分子如潮水般涌动的奇观正是共产党重视人才的生动写照。延安时期党中央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人才政策,以“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全方位吸引人才。“到延安去!”这个响贯云霄的口号激励着无数热血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冲破重重封锁奔赴延安,加入革命队伍,为抗战发挥了人才“最大公约数”。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人才开发形式更加严峻,党中央向海外人才抛出“橄榄枝”,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程开甲、李四光、华罗庚等各领域才华横溢的海外赤子义无反顾踏上归途,铸成我国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中呕心沥血,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崛起奠定雄厚基础。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踏入新时代,广纳人才依旧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只有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地引才育才用才,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方可迎来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新的高峰。

党管人才,方得人尽其才。“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一个悉心爱才敬才的政党是继往开来、与时偕行的政党,一个诚心聚才用才的国家才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国家。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人才引领,2003年,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各地党组织延续我们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优秀传统,纷纷制定党管人才实施意见,形成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鲜明导向。工作中不断配强人才工作力量、注重政治引领吸纳、强化督查考核,通过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重大决策专家咨询、人才工作述职评议等创新和探索,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统筹高效的工作合力,在尊重人才、发展人才、用活人才中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人才强国,奏响时代强音。“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近年来,党中央持续释放强化人才工作信号,聚焦人才队伍“高精尖缺”导向,为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提高人才识别评价精准度、破除人才流动藩篱、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不断以政策引擎推动人才工作驶入高速发展轨道,让广大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互动交融、同频共振。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75亿人,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逐日领跑世界,华为5G技术领军通讯领域,“雪龙2号”首航南极,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飞天,“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成功分离出世界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并完成基因组测序……新时代,我们打赢的科技攻坚战、科技抗疫战充分佐证着人才实力就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强硬底气,中国人才优势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澎湃世界。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期待着更多与党中央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才大军。要以党的百年辉煌为基,鉴史察今,继往开来,汲取我国人才事业继续奋进的智慧和力量,砥砺各类人才求真务实、各展其长,奏好人才强国的壮美乐章。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2

心得体会1

7月1日,在这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并指引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回顾百年辉煌路,凝心聚力斗志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每当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会被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照片、一段段真实史料所感动、震撼。从李大钊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长征中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战严寒,到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要秉承立党初心,牢记崇高使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中补足精神之钙,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迈向新征程。

汲取百年精神气,接续奋斗新时代。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遵义会议精神到延安精神,从西柏坡精神到红岩精神,再到“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立党兴党强党的深厚根基,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中,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理解这些弥足珍贵的伟大精神,将其融入血脉,才能牢记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蓄满精神力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继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

继往开来启航程,砥砺奋进赶考路。回首百年路,起航新征程。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所创造的历史伟业、所铸就的伟大精神,我们才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奋力开启蝶变“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要始终秉持百年大党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继续坚守人民至上根本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华章。党员干部更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而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激发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贡献出智慧和力量,从而步履坚实地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 第3张

心得体会2

1921—2021,一百年、一世纪。回望来路,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这条百年路,一路辉煌、感人、励志,接下来的路,年轻党员从“百年”中汲取深潜基层、躬身实干、接续奋斗的“力量”,让基层大地厚植“百年力量”的沃土,呈现基层根深叶茂花繁的美好景象。

从“百年”中汲取“深潜基层”的力量,茁壮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惊天动地”,这一百年辉煌,值得所有的年轻党员细细品读、反复咀嚼、吸取养分、付出实践。年轻党员只有吃透党史,一头扎进其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中,怀揣远大理想抱负踏入基层这片热土,亲切贴近、深深热爱、牢牢扎根、茁壮成长,虔诚地把基层视为历练和成长的综合大舞台,倾尽全力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青春、精耕细作、乘势而上,让基层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从“百年”中汲取“躬身实干”的力量,为民务实。“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苦难辉煌的“过去”到日新月异的“现在”,每一个跳跃性的阶段都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苦干实干、求真务实的结果,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躬身实干才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加速器”。年轻党员深刻把握历史、真挚展望未来,在不畏艰辛、不辞劳苦的基层工作中带着一股“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干劲,俯下身子听真话,心贴群众办实事。通过脚踏实地、真真切切了解群众的“问题病灶”“急难愁盼”,扎扎实实做好政策的“翻译官”,实实在在搭好党群的“连心桥”,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在办好办实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的路途上一往无前,让基层的漫山遍野苍翠欲滴、欣欣向荣。

从“百年”中汲取“接续奋斗”的力量,砥砺前行。“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纵观百年历史,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均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呕心沥血的成果。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年轻党员在深切感受党史中“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的心路历程后暗下决心,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锐意进取的心态,踏踏实实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棒者”,在新时代奋进的新征程中永葆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不断开拓进取。在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的艰苦奋斗中击鼓催征、奋楫扬帆,让基层在一波又一波年轻党员的接力中花团锦簇、花香四溢。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3

心得体会1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是新征程的动员令,为我们确定了未来前行新的历史坐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增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向下一个新的目标砥砺奋进。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解放人类、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践证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必须接过第一个百年的接力棒,延续好、传承好、接续好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思想上的自觉、赶考的姿态、求实的步伐去争取下一个百年的更大胜利。

我们定当以思想的自觉听从召唤,不负人民的重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新时代的最强音,发出投身建设下一个百年的美丽邀约,全体党员干部定当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凝聚起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爱党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当好排头兵,冲在最前面,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党和人民。要紧跟党的步伐,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服从指挥,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并肩同行,浴血奋战,大踏步走向下一个百年征程。

我们定当以赶考的姿态勇于斗争,争取最大的胜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赶考的姿态,随时准备迎接新的使命和新的挑战。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提高防范一切风险的能力。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以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去刷新科学文化、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新纪录,推动全方位进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分析解决前行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去创造一个个辉煌成就,夺取一个个伟大胜利。

我们定当以求实的步伐迈向复兴,赢得更大的荣光。铁肩担重担,聚力抓落实。回首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每一步都充满了苦难、曲折、艰辛,每一次胜利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没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实现今天的民族复兴。要想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发扬我党的优秀传统,实干、苦干、拼命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党的事业争取更大的荣光。

建党百年,我们是见证者;

未来百年,我们是参与者、建设者、奉献者。“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将不负众望,走好新的长征路,谱写下一个百年辉煌史诗。

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决议精神心得体会 第4张

心得体会2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应将总书记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中国青年的志气,当有“愿得此身长报国”的高远。彩旗飘扬、礼炮鸣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代表着信仰力量生生不息。回望1921,中共一大出席者平均年龄28岁,恰与一位湖南代表的年龄相同,他的名字是毛泽东;

回望1938,刚组建的西南联大走来3个男生,一个数学不及格,一个读了一个月的物理课本选了物理系,一个想着工业救国选了工科,他们的名字是许渊冲、杨振宁、王希季;

回望1949,周恩来总理向海外知识分子发出“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7年间2290名留学生从四面八方返回祖国,将前途命运与新中国紧紧绑在一起,他们的名字是朱光亚、邓稼先、吴大昌、查良铮、郑哲敏……回望饱受欺凌、民不聊生的历史,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何其有幸。志存高远才能行稳致远,青年干部应在历史和现实的两相对照中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梦想,在畅想明天中立下鸿鹄之志,成就卓越人生。

中国青年的骨气,当有“雪虐风饕愈凛然”的锋芒。“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全国人民的心声,也是陈延年、方志敏、赵一曼,那些“觉醒年代”中将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热血青年的心声。“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到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到昆仑之巅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宁折不弯、不畏强【暴】的民族脊梁,从不缺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需要在自我革命中保持朝气蓬勃,共产党员需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保持昂扬锐气。青年干部应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向一切歪风邪气和歪理邪说“亮剑”,在较真碰硬中练就寒梅傲骨,做党和国家利益坚定的捍卫者。

中国青年的底气,当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韧。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鸿蒙系统、全面小康……纵观百年征程中每一项振奋人心的成就,都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拼搏,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硕士毕业考回家乡的选调生黄文秀勇挑重担,百坭村的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平均年龄31岁的科研团队逐梦“北斗”,中国成为了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1.2万多名“90后”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湖北各地出现了一批批“白衣执甲”的“生力军”。青年干部在成长道路上应发扬“钉钉子”精神,在矛盾问题面前保持逢山开路的闯劲和滴水穿石的韧劲,主动到艰苦环境、吃劲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常学常新中拉满知识之弓,在攻坚克难中磨砺实干之箭,在深入群众中瞄准需求之靶,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业绩。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