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本文已影响8.59K人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苏炳添是中国短跑第一人,在世锦赛和奥运上都有不错表现,备战奥运会期间还在写博士论文,之前已经发表过数篇短跑方面的论文,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1

11月17日,暨南大学校本部旭日运动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的公开课开讲。苏炳添在这次公开课上,给学生安排了新作业,他表示今天的课会让大家挑战9秒83,看看大家在9秒83里能跑多少,能不能跑到100米。这让很多网友都纷纷表示,非常想上苏炳添的课,部分网友调侃自己跑9秒83,只需要50米就行。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苏炳添是中国短跑第一人,在世锦赛和奥运上都有不错表现,成功为国争光。所以苏炳添就得到了社会各方面认可,同时成为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毫无疑问苏炳添成为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金字招牌,每次他的公开课人气就特别高。

苏炳添化身苏教授,自然是想给中国短跑人才储备贡献一份力量。毕竟苏炳添已经是高龄老将,中国短跑需要新鲜血液。苏炳添在这种情况下,就投身体育教学工作,希望能培养出更多飞人。苏炳添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出色表现,对于推动中国短跑事业的发展,也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第2张

苏炳添未来在圆梦奥运会之后,未来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体育教学上。苏炳添之后谁能成为中国新飞人,就成为了田径迷关心的话题。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田径会有类似苏炳添这样的短跑名将横空出世,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为国争光。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2

11月14日,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大会举行。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的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表示,很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

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暨南大学供图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在发言中,他回顾了个人成长经历和暨南大学对他的支持和帮助。

“暨南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苏炳添说。2009年,苏炳添考入暨南大学,先后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2018年,他正式成为暨南大学的一名教师。“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我在暨南园完成了人生许多的转折,实现了许许多多的梦想。”

暨南大学是一所饱经风雨沧桑的大学。从南京到福建、从上海到广州,历经三落三起,五次播迁。苏炳添说,他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我的身高只有1米72,一百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站到和别人同一起跑线。”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第3张

2019年,苏炳添受到了腰伤和骨裂的困扰。回忆当时,他说自己就像一只漏了气的气球。但是,自强不息的暨南精神支撑着他不能轻易放弃,并再次走上赛场。苏炳添表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世界其他选手可以做到的,亚洲选手一定可以做到,中国选手一定可以做到。

作为一名暨南大学的教师,苏炳添希望能够把暨南精神传递发扬下去,培养出更多能够继续挑战亚洲极限的中国短跑运动员。“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亚洲选手、中国选手可以站在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苏炳添说。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3

跑步学术两头抓,凡尔赛式发言

备战奥运会期间还在写博士论文的苏炳添,之前已经发表过数篇短跑方面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自己研究自己为什么跑这么快”,奥运会后,这篇论文在网络走红。

据了解,在2019年,苏炳添以第一作者在《体育科学》期刊发表题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论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近10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经验。

在文中,苏炳添分析,这样的姿势使自己的躯干与下肢相对位置更加舒展,减小了臀肌和腘绳肌等后群肌的拉伸幅度,减缓了股直肌和髂腰肌等前群屈髋肌群的紧张度,可以更好地利用肌肉牵张反射和肌肉适宜收缩初长度,使下肢关节处于最佳用力角度,加快起跑蹬离速度。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第4张

黄色线为前起跑器距离,橙色线为后起跑器距离,绿色角为预备时前置腿膝关节角度,蓝色角为后置腿膝关节角度 | 视频截图

苏炳添认为,中国男子100m短跑跻身世界一流的原因包括: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打造良性团队竞争模式;实施“接力促单项”策略;贯彻“走出去,请进来”方针;组建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注重提升运动员素养。苏炳添还在论文中贴出自己训练前后的对比数据。

上苏神的课简直压力山大 第5张

近日,短暂休息后的苏炳添开启了工作模式,先是现身暨南大学授课,随后又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上发表了论文《科学训练辅助:柔性可穿戴传感器运动检测应用》。

在论文中,苏炳添综述了近些年柔性电子、光电可穿戴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还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运动信号检测方法,为我国运动员与体育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可穿戴传感器技术总结,为制定更为精准、可量化的科学训练方法与理论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

11月15日下午,苏炳添受邀参加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讲坛。演讲期间,他金句频出,在谈及改变战术时表示,过程十分艰苦,教练也说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去驾驭它,但他只用了7个月就突破了10秒,果真很苏神很“凡尔赛”!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