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本文已影响6.77K人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电影版沙丘是一部真正的史诗,它的价值在抒情而非故事。虽然沙丘已被视为文学经典,但它本身有缺陷,至少在影视化上,走得并不顺利。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1

《沙丘》改编自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花费六年时间创作的同名系列科幻巨著,这部小说于1965年出版,是全球首部同时获得科幻界至高荣誉——“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至今仍然畅销不衰。《沙丘》IP影响深远,《阿凡达》、《异形》、《星球大战》等众多经典科幻电影的导演都曾从《沙丘》系列中汲取过灵感。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想看懂电影,得先了解《沙丘》原著的故事背景。

弗兰克·赫伯特将故事的发生设定在人类社会一万年之后。在此前,人类与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人类惨胜,然后全面禁止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开发,所以,《沙丘》中的人类社会就呈现出一种比较奇特的状态,既拥有能够进行星际航行和时空跃迁的飞船等高科技产品,同时还使用许多古老的设备装置和物品。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计算,那么,禁止了计算机技术,人类又如何向前发展呢?《沙丘》里依赖被称为“门塔特”的人,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的人类种族,他们经过特殊的训练能模仿计算机的运行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以及分析数据,相当于人形计算机,但“门塔特”要维持这种高强度的储存和分析能力,需要一种特殊“香料”的加持。(在电影中,你看到的那些别人一问问题就先翻白眼儿,沉默一会儿再给出答案的人,就是“门塔特”)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第2张

这种特殊“香料”只产于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颗名为“厄拉科斯”的行星,因为整个星球被黄沙覆盖,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沙丘”。厄拉科斯行星上无水、无植物,却有着宇宙间最珍贵的资源——“美琅脂”香料,“美琅脂”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还能强化人的智力与感知能力,“先知”的诞生也要依靠香料的`催化作用。

在《沙丘》构建的世界中,进行星际航行的宇宙飞船不是依赖计算机导航,而是依赖被称为“领航员”的人,他们在工作时需要大量摄入“美琅脂”香料,才能维持住“超感知”的状态,而不至于在浩瀚的星空中迷路。这种香料因其特殊的功效成为全宇宙觊觎的珍稀资源,拥有香料意味着拥有了巨额财富。(看到这里,你是否想到了什么呢?)

在厄拉科斯行星上的沙丘下隐藏着令人恐怖的巨兽——沙虫。“香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沙虫”拉出来的,是它身体代谢的一部分产物。在厄拉科斯上,沙虫就像地球上的植物一样负责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气,维持整颗星球的碳氧循环。沙虫不需要喝水,水对于沙虫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物质,沙虫在吞噬含水的有机物(比如人)时,会将其中的水分排出体外。由于没有天敌,沙虫通常都有着巨大的体积,牢牢占据着厄拉科斯行星生态链的顶端。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第3张

02、《沙丘》的整个故事就围绕着香料的控制权而展开。

上次的战争让人类社会变回了“君主分封制”。统治着宇宙的帝国中有皇室、联邦大家族、宇航公会三大势力。皇帝位于权力结构的顶端,其下设置公爵、男爵等一系列逐级递减的权力结构帮助他统治整个星际,看起来就跟中世纪的欧洲一样,各个星球由皇帝分派给各大家族来管辖。 成员均是女性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这个神秘组织暗中操纵着整个政权体系,出身于其中的“真言师”可以用语言操控人的意识和行为。

分管“沙丘”的是哈克南家族,他们残暴又贪婪,为了获得出售香料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常年奴役沙丘的原住民——“弗雷曼人”帮他们采挖香料。双眼呈蓝色的弗雷曼人生活在沙丘下的地下城里,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找到了适应沙漠生存的技能。

厄崔迪家族公正无私、英勇坚毅,他们是正义的代表,在星际间拥有巨大的威望,厄崔迪家族与哈克南家族是宿敌。

皇帝突然颁布命令把厄拉科斯星球的管辖权交给厄崔迪家族,这一决定意味着哈克南家族丧失了对香料的控制权,因此触发了哈克南家族与厄崔迪家族之间腥风血雨的战争。实际上这是皇帝忌惮雷托·厄崔迪公爵的声望而设下的圈套,他暗中联手哈克南家族欲除之而后快。电影《沙丘》就是从这里开始。

由“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保罗·厄崔迪是公爵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成员之一,从小就培训他拥有“真言师”所具备的特殊才能。保罗天赋异禀,生来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常常做梦,一个弗雷曼女孩总是出现在他梦中。

父亲遭受背叛被杀,保罗和母亲逃出险境,前往弗雷曼人居住的沙漠,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听闻已久的巨大沙虫。年轻的保罗就此接受命运的挑战,开启了冒险成长之路。

后续如何,请等待《沙丘》继集的拍摄完成。性急的朋友不妨先看一下原著小说,更能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2

如果选择《沙丘》,那就一定要去影院,而不是电脑或手机中的视频。不经历那番视觉震撼,很难看懂它。

是的,只有真正的理解,电影版《沙丘》是一部真正的史诗,它的价值在抒情而非故事,才能明白:为什么它采取极简路线?为什么要删繁就简,舍弃原著中的那么多情节?为什么原著中硬科技成分不多,电影却要全力呈现它?为什么要加上那么多的中世纪色彩,这一点倒是原著中也有……

“原来还可以这样想象明天。”如果电影《沙丘》让你情不自禁地产生了类似的想法,那么恭喜你,你正在进入沙丘世界。

看了电影《沙丘》,才真正看懂了原著

明天真的会更美好吗?现代人说起明天时,总是意味着更美好。

可历史有文字记录,相对清晰,未来却模糊得多。于是,“想象未来”变成必需品,可在《沙丘》诞生前,“未来”总是美好的,只有极少数坏蛋。比如弗兰肯斯坦捣乱,《沙丘》却独辟蹊径:也许未来一片灰暗,总有一天,技术会反过来掌控人。

对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技术掌控人?怎么可能?”毕竟,这个想法还离具体的生活经验太遥远。

电影《沙丘》则填平了理解的鸿沟:在影片中,不论是正方厄崔迪家族,还是反方哈克南家族,都是技术至上的“侵入者”。在银河皇帝的命令下,厄崔迪家族被派往厄拉科斯星,接替盘踞在此多年的哈克南家族,后者财路将被断、权力将受限。哈克南家族头领哈克南男爵发动突袭,暗夜中,几艘巨大的飞船燃起熊熊大火,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镜头。象征着技术对人的挑战。

在电影《沙丘》中,技术元素,飞船、飞机、基地、武器等常挤满画面,与之相比,人类渺小如蝼蚁,这些层叠的隐喻引人思考:如果技术不能维系文明,反而会毁灭文明的话,那么,真是人类在掌控技术吗?还是技术在掌控人类?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第4张

不能只从人类问题看问题,还要从宇宙角度看问题

在哈克南家族多年盘剥下,原住民弗雷曼人远遁沙海,发明了“蒸馏服”。身着紧身衣、鼻子插管,以收集汗液和呼吸中的水蒸气,并将其转化成饮用水。

技术正以自己的方式扩张:它用高效率唤醒并推涨人性中的贪婪,当这份贪婪失控时,不论是正方、反方,乃至关联方,都必须依赖技术。随着技术将环境变得荒漠化,赛博人便成了王道。可谁来预防技术失控、技术吞噬人类呢?

为确保宇宙宪法得到执行,人类社会只能回到高度集权的中世纪。所以,《沙丘》又回到皇帝、公爵时代。

那么,该怎么突破这一宿命呢?《沙丘》的答案是:弥赛亚,救世主情结:在科技之外,精神仍是不朽的力量,它与宇宙的本源相通,人类终将唤醒它,拯救自己。

回归传统:就像弗雷曼人一样,找到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第5张

史诗化是一个天才选择

很多人忽略了,虽然《沙丘》已被视为文学经典,但它本身有缺陷,至少在影视化上,走得并不顺利。

《沙丘》影视化之路非常不顺利,乔治·卢卡斯借用了《沙丘》的创意,并将它拍成《星球大战》。大尺度战争、荒漠星球、技术奴役人类、人类重回帝王统治、科技助力争霸、宇宙能量、太空垃圾……这些来自《沙丘》的创意让乔治·卢卡斯发了大财,弗兰克·赫伯特甚至曾开玩笑地组建过一个“我们太大了,以致不能起诉乔治·卢卡斯协会”。

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评价,我觉得新版电影《沙丘》的处理是天才式的,导演维伦纽瓦采取了史诗的叙事方式。

史诗需删繁就简、高度凝练。史诗的故事模式虽少,却与神话相接,凝聚了人类最本质、最基础、最强烈的冲动。

好电影让人反省自我

《沙丘》是三个神话的嵌套:一是毁灭。即雷托·厄崔迪的灭亡,英雄在阴谋中倒下,却保持了应有的尊严;二是奥德赛式漂泊。遭到偷袭后,雷托·厄崔迪的儿子、主角保罗·厄崔迪带着姐妹会成员的母亲,在茫茫沙海中寻找同盟军。沙虫出没、环境恶劣、追兵不断、弗雷曼人的不信任,保罗·厄崔迪犹如在怪兽丛林中穿行的奥德赛,在不断渡劫中成就自己;三是弥赛亚拯救,弥赛亚即救世主,保罗·厄崔迪虽出身武士家族,却身体瘦弱,更像诗人而非武士,但他身体内有一种神秘力量,与天选之子传说暗合,而被困在技术文明中的人们,都在寻找天选之子。

电影沙丘为什么看不懂 第6张

毁灭,漂泊,拯救。这既是历史三段式,也被内化为一切故事,乃至人类认知的三段式。它们犹如标点符号,没有它,历史便无法讲成故事。

维伦纽瓦把原著归并到这个线索上。当然,目前电影只涉及了第一本书内容的三分之二,彻底完成拯救部分,估计要看续集。如果有续集的话,进一步释放了他的才华。为每个镜头注入抒情性,而正是抒情性,决定了什么才配称为史诗。

凝望星空,知生命渺小;行走高山大川,知人类虚妄;而看电影《沙丘》则知明日之危难,进而深思当下该何去何从。好电影让人看到自我、反省自我,《沙丘》即如此。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