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

本文已影响1.37W人 

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化学、材料实验室在各个学科中,危险性最大,但是国内很多实验室的安全意识一直不足,管理流于表面,因而近年来事故频发。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

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1

10月24日15时54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

新京报记者从南京市江宁医院获悉,事发后,医院共收治其中6名伤势较轻的人员,生命体征良好,但还有待进一步检查。另据南京消防通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

事发教学楼去年刚投入使用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事发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三楼的实验室。现场图片显示,教学楼上空升腾起一团蘑菇云,发生爆燃的实验室内传出火光。

一位事发时在附近图书馆的学生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在图书馆的都抬头了”、“还以为是挖掘机挖土呢”,此后有救援车辆赶到现场。

另有目击者称,爆炸声响如同“楼塌了”,现场浓烟铺天盖地并有蘑菇云。其还表示,当时共发生三次爆炸。第三次爆炸结束后,消防车就已赶到现场。

一位知情者告诉新京报记者,爆燃实验室所在的教学楼是一栋新楼,去年才建好投入使用。据其称,爆燃实验室是位于三楼的粉末冶金实验室,爆燃原因或与镁铝粉爆燃有关。

新京报记者从南京市江宁医院获悉,事发后,医院共收治6名伤势较轻的`人员,生命体征良好,但还有待进一步检查。

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

事发现场图片。 受访者供图

校方规定实验前需向管理员申请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显示,按照相关规定,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参加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若从事特种设备作业和特种作业,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从业资质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实验人员应认真遵守学校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并做好安全防护。”

此外,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不得单独从事易燃、易爆、高压、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实验。

前述知情者告诉新京报记者,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安全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进入实验室。上述知情者称,每个实验室会配备管理员,按照规定学生做实验需要向管理员申请。

据南京消防通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

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2

据南京消防消息,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大”)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 第2张

▲视频截图

“起初是‘砰’的一声闷响,我还没在意,然后就发现了屋顶上的蘑菇云,才知道是爆炸了。”住在事发实验室对面楼的一名“南航大”同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下午3时50分,她和舍友听到了声响,随后消防车快速赶到。红星新闻记者致电“南航大”多名教师,获知发生燃爆的现场已被封锁,据其中一名教师透露,伤亡人员中有材料科学系的人员,目前事故还在调查中。

网传一段“浇水救火”的八秒钟视频引发争议。视频中,教学楼室内浓烟弥漫,有人从室内翻越至阳台,另有两名男生在一侧相邻的窗户处浇水,不一会发生剧烈爆炸,画面随即被火光覆盖。有网友质疑同学用水枪救火,导致二次爆炸。

南航大爆燃事故伤亡情况 第3张

▲视频截图

对于上述视频,一名“南航大”的学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同学浇水是为了给栏杆降温,并非导致二次爆炸,“视频中的门已经被火遮蔽,他们只能从阳台爬到附近的走廊,而阳台栏杆处被烤得非常烫,被困的同学无法从栏杆通过窗户爬到走廊,就用水给栏杆降温。”

红星新闻记者就此情况向“南航大”求证,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相关回应。

另据一名今年6月毕业于“南航大”的同学表示,发生此次事故的教学楼在去年刚建好,并且陆陆续续开始把各个办公室移到新楼。他6月毕业时,行政办公室基本上已经全搬过去了,“但是由于各大实验室还有大量的设备仪器和药品,这些从搬迁到交接,都需要挺长时间,所以老师、研究生、大三大四或者上实验课的大一大二新生,基本还是都去老材料楼,只有较少部分先搬过去了。”

另据一名工学博士表示,此次事故通报为“爆燃”,爆燃的产生必须要有三个条件:其一,有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其二,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了爆燃的浓度;其三,有足够的点火能源。尽管危害程度不如“爆炸”,但因为“爆燃”前,室内大量空气已经与大量可燃气体或粉尘充分混合,所以会瞬间燃烧,对室内的人和物都会瞬间造成严重伤害。

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显示,该学院已成立30多年, 现设4个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应用化学系、核科学与技术系。学院拥有一支以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万人 计划领军人才、高被引科学家为代表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40余人,其中教授52人,副教授50人。

学院先后获批江苏省核能装备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面向苛刻环境的材料制备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效电化学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获批江苏省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核能技术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高水平教学实践平台;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获批973/863国家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累积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0余项。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