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本文已影响1.78W人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为何许多网络名人饭店一查就挂,不断车翻?借助网络名人广告牌,短时间的确能够吸引住总流量,扩张经营,但餐饮企业最后吸引住消费者的是食物的产品质量和特性。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1

今年4月份以来,“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4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6起食品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道歉当然是涉事企业应有的态度,不过,我们更为关注的是,道歉之后问题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尤其是当这些出现问题的店面都属于连锁品牌,又在提醒我们需要注意怎样的问题?我们连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旭,共同关注!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6起食品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涉嫌使用黑作坊加工假冒“鲜鸭血”,成都小龙坎被约谈;篡改开封食材日期、过夜奶浆仍使用,记者暗访解开蜜雪冰城的“秘密”;炸鸡掉地上继续用,清洗剂滴入油锅,华莱士涉事餐厅停业整顿;臭味明显的肉冲洗去味再上柜台,大润发超市的处理方式令人震惊。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对食品安全领域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明的态度。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和加盟店,到底是什么关系?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2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在食品市场经营活动中,总部和加盟店的法律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分部可能是总部直接设立的销售分店,有的可能只是以一种加盟方式,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加入到经营环节中。但是不管是相对独立的,还是相对一致的法律地位,应该说作为一个共同品牌的总部经营主体,不管是通过合同约定还是通过一般行业的惯例,以及法律对于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它都需要对于分店或者具体门店有约束和监督,我想这点在法律上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如何看待涉事企业声明中与个别门店做“切割”的表述?

主持人: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涉事企业的声明中,除了道歉,还会有“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且公司已经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监督”给人感觉像在切割甩锅,您怎么看?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3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应该说从类似措词和表述来看,确实给人有切割的印象,但是这种切割在法律上来看,还是有很大的风险,也是不能够成立的。因为《食品安全法》通过专章规定了企业是第一责任人。他们是在共同的品牌和共同经营环境里的一个共同体。所以作为企业,它在共享一个品牌对于它的加盟店或者分店,进行管理、规制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履行自身企业的法律责任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将自己置身事外,作为高高在上的一种姿态去指责它的同行,我想这两个逻辑是不可以混淆的。

注重强化总部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餐饮连锁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主持人: 除了排查、处罚、追查外,市场监管总局公开6起食品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中还特别提到,对于案件查处,“不仅聚焦单独门店,也注重强化总部管理”,如何理解这一目标?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4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这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设计了一套“组合拳”,也是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于风险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可追溯的法律原则和法律思路。因为一个门店“爆”了,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监管部门的介入,就可以合力推导出,在同一品牌,同一经营链条里,别的店也可能存在的类似风险,我们需要对于其它的店进行风险监测和排除,这样一种监管的手段是以点代面,坚持了一种基本的底线思维,也是很有效的“组合拳”设计。

食品安全出了问题,企业想通过道歉、营销后就“翻篇”?想得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有企业的文化和心态,就是利用生活节奏非常快的社会氛围,网络世界瞬息万变的信息海量去应对问题的出现。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于“精准监管”是提出了要求的,比如说法律规定,如果在某领域,多次爆发类似问题,那么就应该在加大对它风险监测的,包括抽检、约谈,对整改情况进一步监督。在频次、范围、力度上都该加大。假如屡次发生同类型的食品风险的,在处罚的力度上是可以加大的;情节严重的,根据实施条例规定,可以对于自然人,比如店长、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对自然人给予严厉处罚。

品牌连锁店屡触食品安全雷区,暴露了怎样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首先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在我国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强,市场越来越有活力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它同时也对市场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我们要监管一个“点”相对容易,但当连锁店成为一个“面”,成为集约化、规模化的存在,也意味着我们对于它的监管手段也必须要升级。

品牌连锁店屡触食品安全雷区,何解?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5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首先我想第一点,就是整个行业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行业初心 ,做食品企业,包括餐饮业,不管我们为它附加多少的其它食品之外的'能量和元素,它首先是一个给人吃的东西,我想这个初心,如果这个行业立不起来,那么它就可能会在其它的一些经营思路下,淡化安全底线。实际上《食品安全法》对行业的文化和标准建设,包括自律和共治是寄予了厚望的。戳链接,关注餐饮行业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第二点,我想就是对于企业本身应该要加强合规建设 ,我们一个方面要让企业的投资能够在一个有序的环境里充分流动,创造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以秩序作为前提的,它一定是活而不乱的,所以这就需要每一个发展主体,也就是企业它要有一套内部的自身的有效的合规与封控的体系,这一套体系它是一个预防机制,是一个安全的阀门。戳链接,看解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第三个我想就是政府要更好有为 。这个有为不仅仅是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手段,这些手段能够应对一定体量的企业,应对它内部相对复杂的这样一个链条。我们一个方面要通过法律去明确追究责任,另一方面也应该在政策方面,比如说优惠政策的给予,比如说对于企业信用体系的评级,对相关的企业合理引导。政府应该有更多的柔性的激励方式,这点对于大企业,对于美誉度比较强的企业,它可能是更有效的。

连锁餐饮企业必须配备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什么未能做到自查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 《食品安全法》有这样的要求,不等于很好地实施,仍然可能存在制度上墙,但未必落地的情况。设置这么一个岗位和相应的人员,对于企业来讲,客观上意味着增加成本,所以能不能有效运转,能不能真正落地还真不一定。其次,即便有这样的岗位和有人员要求,涉及到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能不能符合食品产业标准的要求,我觉得这也是要考量的。《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后,进入到新的法律里,应该说还是一个相对新的事物,基于不同的企业类型、体量、规模,制度落地的程度、效果也不一样。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2

近期,网红餐企-胖哥俩肉蟹煲俩家店因大量的应用到期调料而被立案查处。此外,国家市场管理质检总局依据早期调研状况,发布了小龙坎、吾饮良品、迈德思客、杨国福、奈雪的茶等有关公司的违反规定违规操作。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6张

为何许多网络名人饭店一查就挂,不断车翻?一方面,缘故是欠缺涉及到公司的责任感,忽略消费者利益。人以食之味,食以安为先是餐饮企业经营中的基础道德底线。但在具体经营中,一些网络名人餐饮企业拥有用户流量就萝卜快不洗泥了,忽视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乃至人身安全,应用伪劣食材乃至到期食材赚黑钱。另一方面,一些餐饮企业有好运的心理状态,总觉得根据精湛的营销方式,她们能够在食品质量安全的红杠上探险,乃至试着。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7张

借助网络名人广告牌,短时间的确能够吸引住总流量,扩张经营,但餐饮企业最后吸引住消费者的是食物的产品质量和特性。为了更好地减少产品成本,在运营管理中应用伪劣食材乃至到期食材的餐饮企业,相当于得鱼忘筌,最后透现消费者的相信和公司本身的信誉度。

此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质检总局调研了许多网络红人餐饮企业,体现了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十分重视。因而,这儿也提议有扭曲念头的网络红人餐饮企业,在经营中舍本逐末,不必投机性,要清除好运心理状态,诚信经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证质量,让许多消费者安心吃,安心喝,仅有那样,公司才可以红。

有一句话说得好,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对食品安全领域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前面提到的6起品牌连锁店食品安全案件,均由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排查,依法依规予以查处。目前,杨浦区市场监管局也将对全家便利店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立案调查。对于突破食品安全底线的行为,就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以作惩戒和警示。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繁被曝 第8张

如今,食品安全的防护网正越织越密,比如,我国已发布136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指标2万余项。但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对食品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抱有侥幸心理。企业需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优化监管机制,使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