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

本文已影响2.49W人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健康康的,我国一直强调生育要优生优育,为此我国特意设立了预防出生缺陷日以宣传相应的预防知识与措施。下面带大家看看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有哪些。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1

2020年活动主题:“同心抗疫,护佑新生”。

旨在引导动员全社会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妇幼健康工作,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引导公众主动获取知识、接受服务,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

2019年活动主题:“出生缺陷早预防,健康中国我行动”。

2016年相关领导人共同启动出生缺陷预防宣传周

旨在引导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聚焦出生缺陷防治,广泛开展宣传倡导和健康教育,强化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从我做起、积极行动,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责、共建共享健康妇幼的良好氛围,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和妇幼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落实。 [7]

2018年活动主题:防治出生缺陷,助力健康扶贫”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积极对接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妇幼健康扶贫攻坚,驰而不息推进健康扶贫向深走实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

2017年活动主题:“军民同心,让爱无缺”。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共同举办。军地三方明确了“军民融合 防治出生缺陷”合作项目框架。活动开始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共同举办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培训会,通报项目进展、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推动项目取得更大实效。

2016年活动主题:“防治出生缺陷,生命健康启航”。

主题宣传周活动,旨在宣传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防控力度,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努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2

出生缺陷常见病因

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目前认为主要由遗传、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遗传原因(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遗传病)占25%;环境因素(包括放射、感染、母体代谢失调、药物及环境化学物质等)占10%;两种原因相互作用及原因不明占65%。

遗传因素

目前已经发现有5000多种遗传病。

环境因素

包括放射、感染、母体代谢失调、药物及环境化学物质、毒品等环境中可接触的.物质。环境因素致畸与其剂量-效应、临界作用以及个体敏感性吸收、代谢、胎盘转运、接触程度等有关。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 第2张

综合因素

多基因遗传价值环境因素常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裂、腭裂及幽门梗阻等胎儿畸形。

胎儿畸形的发生易感期

在卵子受精后2周,孕卵着床前后,药物及周围环境毒物对胎儿的影响表现为“全”或“无”效应。“全”表示胚胎受损严重而死亡,最终流产;“无”指无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经其他早期的胚胎细胞的完全分裂代偿受损细胞,胚胎继续发育,不出现异常。“致畸高度敏感期”在受精后3~8周,亦即停经后的5~10周,胎儿各部开始定向发育,主要器官均在此时期内初步形成。如神经在受精后15~25天初步形成,心脏在20~40天,肢体在24~26天。该段时间内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感染或药物影响,可能对将发育成特定器官的细胞发生伤害,胚胎停育或畸变。8周后进入胎儿阶段,致畸因素作用后仅表现为细胞生长异常或死亡,极少导致胎儿结构畸形。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3

“三级预防”策略 预防出生缺陷

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出生缺陷干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孕前及孕早期(又称围孕期)阶段的综合干预,通过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遗传咨询、孕前保健、合理营养、避免接触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戒毒等,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级预防: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三级预防:针对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或减少致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 第3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重视和国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孕前及孕早期女性为预防宝宝出生缺陷而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D等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通过近年来调查研究显示,孕妇缺乏维生素D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为胎儿发育不良尤其是佝偻病等埋下了隐患。

80%孕妇缺乏维生素D 为佝偻病埋下隐患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承担的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经过两年的临床检测,发现受调查的2万孕妇人群中有超过75%的人存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为此,国家将维生素D对孕妇影响调查研究纳入到国家973计划。其中缺乏维生素D的孕妇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低于国际标准,为胎儿发育不良尤其是佝偻病等埋下隐患。

此外,医学专家对近2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维生素D营养资料分析发现,研究人群中 80%的孕妇和全部新生儿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缺乏状态。

来源:《儿童维生素D缺乏——一个需要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 年4月21卷2期)

孕妇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胎儿的骨骼发育、牙釉质形成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早期胚胎细胞的发育,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出生低体重。还会使胎儿骨骼钙化以及牙齿萌出受影响,严重者可致使先天性佝偻病。为了有效预防胎儿出生缺陷,孕妇应补充维生素D。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 第4张

预防宝宝佝偻病 孕妇应补充维生素D

孕期补充维生素D这一预防佝偻病的建议,在2015年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上便给出详细解读,一篇标题为《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的文章指出:在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以致骨骼发生病变、维生素D缺乏还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科医疗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提出,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孕妇围绕生产过程的一段特殊时期,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阶段)开始,并提出在胎儿期的预防可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d,同时服用钙剂。如有条件,孕妇应检测血25-(OH)D浓度,存在维生素D缺乏时应给予维生素D治疗,使25-(OH)D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