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本文已影响1.46W人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他恢复了高考制度

他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他就是邓小平

2021年8月22日

是邓小平诞辰117周年纪念日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永远留在国人的记忆中

投身革命的“油印博士”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面对危亡的时局,各种思潮并起,求索救国道路。在中国国内,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而在远离中国的欧洲大陆,1922年诞生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少共”(后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留学法国的邓小平也成为其中一员。

1922年8月,“少共”机关刊物《少年》月刊创刊,没多久后,邓小平就被调入该刊,负责刻蜡板,成为编辑部里最年轻的成员,担负起传播共产主义、团结旅欧青年的重任。白天勤工俭学的他每天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刻印工作,虽身居陋室,条件艰苦,但工作热情丝毫不减。他会把稿件一笔一画地刻写在蜡纸上,然后用一台简陋的印刷机印出,再装订起来。1924年2月,《少年》改名为《赤光》。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2张

邓小平编辑的《赤光》

邓小平对《赤光》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一同在法国留学的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由于他的字既工整又美观,刊物印刷清晰、装订简雅,被身边的人们称赞为“油印博士”。这既是对邓小平辛勤劳动的赞誉和肯定,也是对年轻的革命者的鼓励。

在邓小平和一众革命者的共同努力下,《赤光》办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文章短小精悍,切中时弊,深受欢迎,被旅欧华人盛赞为“我们奋斗的先锋”。1924年下半年起,邓小平开始担负起《赤光》的编辑工作,撰写了大量文章,以手中的笔为革命工作作出贡献。

在革命实践中,邓小平很快成长起来,后曾担任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并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人生同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回首邓小平的经历,其革命生涯正是由办报时期的“油印博士”起步。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跟着走”

“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曾好奇地问父亲。邓小平用了他一贯的简明方式回答:跟着走!毛毛后来评论道:“父亲讲的倒是大实话。长征开始,他那顶‘右倾错误’的帽子还没摘,后来一直又没有任军事要职。再说长征嘛,二万五千里,本来就是走过来的嘛!”

红军长征时,邓小平在留党察看的情况下,如愿以偿地跟着走了,他到挑夫连挑着沉重的担子开始了长征。在被动地跟着走时,尽管行军战斗紧张,邓小平克服种种困难主编《红星报》,通过手刻油印,主持编印了第七期、第八期,为战士们提供“精神食粮”。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3张

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

遵义会议召开前,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并参加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邓小平开始主动跟着走,信心满满地跟着走。在遵义会议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以中央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多次政治局会议。作为秘书长,邓小平负责安排中央首长的生活,并作会议记录,同时还分管警卫工作。他对于自己所信仰的正确政治主张坚定不移。

跟着党走,是对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追求,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1935年6月—7月间,邓小平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以卓有成效的宣传鼓动工作,激励着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跟党走,是跟着中央的路线方针走。邓小平坚信,只有跟着中央走下去,在行动上、思想上,才不会掉队。

一个“跟”字,明确了跟的方向,是跟着中央的正确路线走,是跟着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走;一个“走”,坚定了斗志,大家走到了遵义,走出了雪山草地、高山峡谷,走出了困境,走过了绝境,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曾回忆:那时候天天行军,罗荣桓不爱说话,而邓小平经常说笑,哈哈地笑。长征是艰难的,牺牲流血、困苦饥饿,但大家都很乐观。邓小平和同志们在一起就经常一块儿吹牛,吹牛吹什么呢?就是说什么好吃。说辣椒好吃,一说辣椒就直流口水,来了兴致。说回锅肉好吃,一个说四川的回锅肉好,一个说湖南的回锅肉好。反正没有吃的,就“精神会餐”了。

参加过长征的张闻天夫人刘英也曾回忆说:邓小平很开朗,很风趣。那时候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很乐观。

刘邓之间难以放进一个顿号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7天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邓小平率全家子孙最先来到灵堂。他向刘伯承三鞠躬,长久地伫立在遗体前,凝视着,深思着,隐忍了近半个世纪的泪水,在这一刻完全宣泄给了自己挚爱的师长和战友。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4张

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率4个主力纵队共12万人,在强大炮火掩护下从8个渡口、150公里宽的地段强渡黄河。随后进行的鲁西南战役,刘邓率领15个旅的兵力,经过28天的连续作战,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

在现在看来,挺进大别山或许轻松简单,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谈笑间即可完成,但当时不管是天时还是地利,刘邓大军均不占优势。险象环生之时,刘伯承用“忧心如焚”四个字表述自己焦灼心情。邓小平也回忆那是自己一生中最为紧张的时刻。“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然而,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正是一次次的共赴死生,让“举轻若重”的刘伯承愿意把身后大事托付给这位“举重若轻”的好兄弟。

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小平小道”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5张

初到江西时的邓小平、卓琳、夏伯根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为方便邓小平上下班,工人师傅们从工厂后墙开了个小门,并用炉灰渣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路直通他在南昌步兵学校的住所。人们把这条小道称为“小平小道”。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6张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路不宽,也不是很平,两旁就是庄稼地。这又是一条特殊的小道,邓小平每天往返于这条小路上,他观察着,思考着,等待着,用自己坚实而稳健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道。事实证明,“小平小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这里是邓小平蛰伏等待之地、改革开放的思想孕育之地和行动起源之地。

经济特区的倡导者

当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大声疾呼“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些真理的时候,改革,作为急迫的历史任务摆在了人们面前。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在听取了广东省领导习 仲勋、杨尚昆提出的针对广东省的汇报后,邓小平说出了脑海里早就思考好的设想:“你们上午的那个汇报不错嘛,在你们广东也划出一块地方来,就叫特区,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呢,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7张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1987年6月12日,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内。邓小平向前南斯拉夫贵宾科罗舍茨详细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谈到开放政策时,他说:“我们呢,首先搞了深圳经济特区。当时我们党内还有人采取了怀疑的态度,不相信我们是正确的。”邓小平打了个手势,提高了声音说:“现在我可以放心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如隆隆的春雷响彻神州大地,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8张

1992年1月,邓小平在深圳参观

40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小康社会”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他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9张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如今,人民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信念坚定、热爱人民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高瞻远瞩、坦荡无私

这是邓小平身上鲜明的品格

今天

让我们一起缅怀、致敬伟人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2

作为特型演员,卢奇曾在电影《百色起义》《大转折》《邓小平》等60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邓小平。这个庞大的数字,见证着他40余年的演艺事业,而“小平同志”也成了卢奇的代名词。

即便如此,在诠释每一部作品时,卢奇仍在尽力寻找自己的不足,以弥补之前的遗憾,让自己尽量成为角色,以富有层次感的表演,专注于细节的拿捏,还原邓小平的风采。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越是演得多、了解得多,越能感受到邓小平的伟大:“对他的表演是没有止境的,是一种对自我素养的提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试镜《百色起义》先被化妆师泼了冷水

对于能不能出演邓小平,卢奇并没有抱任何希望。可一到剧组他就先被化妆师泼了冷水:“因为我之前刚演完孙中山,头发长、有胡子,化妆师说‘你看起来更像孙中山,并且你是双眼皮,小平同志是丹凤眼’。”

卢奇从小多才多艺,中学毕业后,正赶上部队招文艺兵,便报了名。他在部队文工团干了四年,先后做过报幕员、二胡演奏员,演过歌剧、话剧。此后,卢奇进入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成了一名普通的话剧演员。

1979年,卢奇第一次参演电影,在影片《山城雪》中扮演周恩来的警卫员。1986年,受剧院指派,他到四川电视台参加节目排演,在录音棚里见到了当时的台长,对方看到他后说了一句,“卢奇啊,你长得有点儿像邓小平”。“我心里没觉得有多像,就算像,也不可能找我演邓小平,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卢奇把这话当成了一句玩笑。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年后,这句玩笑成了真。

彼时,陈家林导演正在筹拍电影《百色起义》,并在全国范围内甄选邓小平的扮演者,导演想着既然邓小平是四川人,就应该去四川寻找贴合的演员。很快,他就注意到了卢奇。

不过,对于能不能出演邓小平,卢奇并没有抱任何希望。他想,全国有这么多演员,扮演的又是一号角色,怎么会选他?本来想着还是该干啥干啥的他,却意外接到了邀请他去长春电影制片厂试妆的电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去了长春,可一到剧组就先被化妆师泼了冷水:“因为我之前刚演完孙中山,头发长、有胡子,化妆师说‘你看起来更像孙中山,并且你是双眼皮,小平同志是丹凤眼’。从一开始就否定了我,后来导演说,既然来都来了还是试一下吧。”

试妆过程中,化妆师觉得卢奇的眉毛太浓,不像邓小平那么稀疏,想将他的眉毛拔掉一半:“我当时就想出演小平同志的机会难得,拍电影也很光荣,就忍着,拔了吧。结果,疼得我全身冒汗,眉骨都肿了,只能抹油膏消肿后再重新试妆。”几经折腾,剃了平头,再试上妆的卢奇,确实和他之前的样貌有了很大的差别。军装一穿,站在镜头前,连摄影师都感叹“太像了!”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10张

50岁的他演90岁的邓小平,凌晨就要开工

“小平同志是我们爱戴的领袖,我演不好,就是辜负大众对我的期望,即使过程艰辛,也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

试镜后,剧组让卢奇回去等消息。原本以为自己真的没什么希望的卢奇,却在两个月后,接到了剧组通知,他成了电影《百色起义》中的邓小平扮演者。这让卢奇激动了整整一个晚上。

一进剧组,为了达到表演的形神兼备,卢奇就开始搜集邓小平的影像资料;访遍与小平同志一起生活、工作的亲友、同事;模仿邓小平的表情、说话方式、走路姿势。凭借在《百色起义》中的表演,卢奇荣膺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踏上了邓小平特型演员的表演之路。此后,他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刻画了邓小平各个时期的形象,只要有邓小平的地方,就有卢奇的身影。

但对于每一次的表演,卢奇都不敢怠慢,尤其在参演2003年上映的电影《邓小平》时,卢奇的压力来自于其对晚年邓小平神态气质的把握。那时的他还不到50岁,却要在片中饰演70岁到90岁的小平同志,着实困难,必须要化特效妆,将松弛的眼袋、突出的颧骨堆在脸上。

至今回想起来,卢奇都说“那段时间确实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化妆过程耗时长,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片场,白天的戏,凌晨两三点就要开工,睡眠对他而言成了奢侈。

因为是老年特效妆,化妆师需要为卢奇粘上皱纹,染好白发,在脸部和头部刷上黏稠的酒精胶,然后贴上十余块人造皮肤。整个妆容需要在脸上停留十多个小时,晚上卸完妆,卢奇的脸干得生疼。事实上,比起化妆更难熬的是带妆候场,长时间的等候,闷热的酷暑,他的脸痒得就像有蚂蚁在爬,只能靠用力地拍大腿、跺脚来缓解。

这份坚持也为卢奇带来了无数观众的赞誉,他也凭借该片获得了当年的百花奖及华表奖最佳男主角,加上因《百色起义》获得的金鸡奖,卢奇成了少数获得中国电影三大奖项的大满贯演员。即便他也认为影视艺术是遗憾的艺术,但每次表演都能找到新的突破,获得进步:“哪怕只需要面对这一个角色,能在这么多次机会中不断地总结、进步是让人很有动力的,要尽量在下一次给我机会的时候,把之前的遗憾弥补上,做到更准确、更接近。”

在卢奇看来,“小平同志是我们爱戴的领袖,我演不好,就是辜负大众对我的期望,即使过程艰辛,也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

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17周年 第11张

曾因接演反派角色,引父亲不满

“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演员进入下意识的状态。做到这点要真听、真看、真感受,这是必须要做的基本功课。当你塑造人物的时候,没有最真的东西是很难表现的。”

由卢奇塑造的“银幕上的邓小平”,获得观众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邓小平身边人的肯定。“拍完电影《大决战》后,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榕曾给剧组打去电话,表示‘感谢卢奇同志,他演得很成功’。我当时特感动,能得到邓小平同志家人的认可,无疑对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不过,在突破与拒绝重复面前,卢奇也像其他演员一样,希望自己表演的角色是各式各样的。在邓小平之外,他曾尝试过一些其他角色,包括动作戏、古装戏。一次,他接到一个反派角色,父亲看后极为不快,他告诉卢奇,以后这种戏不能演。卢奇想了想,父亲的话不无道理,小平同志是一位影响中国的伟人,作为扮演他的特型演员,接戏时一定要慎重。

在四十余年塑造伟人的过程中,卢奇说,对邓小平的情感早已大于一切。要想将这个角色演到最好,就一定要做到事无巨细的观察,稍有疏忽就会被人诟病,让人失望。因此,对邓小平的表演成为卢奇无止境追求的事业,也影响了卢奇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一有空就会阅读关于邓小平的书籍;捕捉邓小平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精神风采,大到他的思想,小到他的眼神。“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演员进入下意识的状态。做到这点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当你塑造人物时,没有最真的东西是很难表现的。”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